第24章 派係
2025-04-02 作者: 挺之
隨著大殿門緩緩開啟,台階上大臣們衣袍的紋飾熠熠生輝,手持笏板,步履依次進入大殿。
陛下駕到,
百官紛紛叩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驁步入大殿,麵無表情,百官額頭輕觸冰涼的地磚,發出細微的聲響。微微側身,緩緩坐於大位之上,黑色的袍子隨著動作輕輕擺動,透過微微搖晃的玉旒,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百官。大殿內一時靜謐無聲,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龍涎香。
來人了,將東西拿給諸位大臣看。聲音迴蕩在的大殿內。
隻見宦官們腳步輕盈,無聲無息地將一卷卷的白紙遞至每位大臣手中,大臣們或好奇、或緊張地接過紙章,指尖輕觸那細膩的宣紙,也是聽說過長安城內十分流行這種白紙,突然給他們看可能別有深意。
朕準備,開設全國性的皇家紙坊,從此以後一切奏書,以及民間和軍情等等,全都用此物,一切都有關內侯王莽負責以及編製大典,劉驁輕撫著雕花的扶手說道。
陛下聖明,臣附議王莽文武雙全,可當此重任,王鳳拱手說道。
王鳳一附議在座的許多大臣,紛紛同意了起來。
京兆尹的王章見狀上前說道:,陛下不可和爭民利,將配方開放民用,這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是啊陛下,不如額外收一些課稅,這樣百姓對於朝廷有感恩之心,,臣附議京兆尹的話,丞相王商說道。
兩個人的說,得到了在座的張禹,孔光以及大多數由儒生轉為官員的人點頭表示讚同。
一直以來漢代儒生,秉承不可以民爭利宗旨,孝昭時期,先是廢除了酒鹽鐵官另收重稅,而在孝元時期先聽信生儒的話,完全開放酒鹽鐵,之後國庫捉襟見肘,又恢複專營,是時而廢除,時而恢複,這群儒生十個腦袋,比不上人家桑弘羊一個腦袋好使,又是曆史上的王莽有桑弘羊半個腦袋,經濟也不會死的那麽快。
王子威,你這個丞相恐怕是碌碌無為之輩,王鳳一臉諷刺的說道。
王商用尖銳的眼神直射王鳳冷聲說道:,大將軍大庭廣眾話不可以亂講,不然告你誣陷之罪。
王商擔任丞相以來恪盡職守,能力甚至超越王鳳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劍拔弩張,周圍的大臣也感到不妙,大殿內的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王莽在不遠處正坐看著,心想這兩位今天又杠上了,自己和王鳳商量好,事成之後利潤他分給,大臣們才答應那麽爽快。
王鳳絲毫不畏懼王商的提問,朗聲說道:,難道丞相不知,近來水災餘震以及各項開支,國庫早已捉襟見肘,開設皇家紙坊,可以增加收入,另外可以方便節約,身為丞相難道不知這些情況嗎?
王鳳的話可謂是震耳欲聾,王商內心有所動搖,是知道這些情況,畢竟是儒學出身在乎名聲,轉唸一想國庫不足,身為丞相也得放下身段啊,神情不斷的在轉換之後說道:,那請關內侯王莽,迴答我一個問題。
不知丞相有何問題?王莽拱手說道。
王商看著王莽問道:,據我所知,這一卷白紙,就有五百文錢,並非百姓能用得上,是給那些達官貴人而已。
麵對這個問題王莽絲毫不慌從兜裏拿出另外一張白紙給王商。
王商手接過來摸了摸,比那些紙更加粗糙,做工非常雜亂。
紙分為次等中等高等,分別為不同價格,這張紙是次等,便宜許多,隻在三十文與四十文之間,這樣普通百姓也能用得上,王莽娓娓的說道。
劉驁及以在坐大臣都點頭。
臣附議,王商拱手說道。
難得這件事能讓大將軍和丞相一致同意。
臣張匡彈劾,樂安侯國多佔土地四百頃,其兒子匡昌醉酒殺人,身為丞相做出如此傷天害理,魚肉百姓之事,死罪難逃,張匡手捧著彈劾奏疏朗聲唸道。
劉驁皺著眉頭,手接過奏書,隨口說道:,是否有證據?
張匡拱手十分確定說道:,這些都是司隸校尉駿,以及少府忠所提供的證據,望陛下明察。
據我所知是樂安侯的屬下虛報土地,才導致的結果,這和樂安侯無關,王章說道。
張匡眼睛斜曏王章不鹹不淡的說道:,京兆尹莫非有包庇罪人嗎?
王章一臉正氣說道:,怎敢包庇罪人,吾輩隻說陳述事實,哪怕有罪也得調查清楚而不隨意彈劾。
京兆尹的話,我等不敢苟同,現如今證據確鑿,還用調查嗎?王鳳冷眼看著王章說道。
竟然證據已確鑿,那匡衡身為丞相,不以身作則,免為庶民即可,劉驁打斷了三人做出決斷。保下匡衡,讓他不受王鳳等人的迫害,才做出的選擇。
陛下這未免太輕了吧,身為丞相做出如此之事理應死罪,斷絕此類的事情再次發生,王鳳說道。
王商見狀立馬上前質問:,大將軍莫非有逼陛下,殺死丞相嗎?
我看丞相,恐怕和樂安侯。私下有交易,如才的辯護,王鳳看著王商眼神確定的說道。
王鳳的話想給王商釦下一個權力私相授受的帽子,漢代互相舉薦是非常嚴重的,一旦被發現私下兩人交流舉薦,輕則罷免不得錄用,重則死刑。
有何武和公孫祿互相舉薦,最終被人揭發,兩人都被免職。
王商迴答這個問題也非常小心,畢竟匡衡曾舉薦過自己,沉穩的說道:,大將軍的話純屬無稽之談,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為其辯護。也是出於公心,而不是某些人,逼人於死地。
王商在諷刺他,王鳳怎能忍得了立馬又反駁……差不多夠了,大將軍和丞相,都要為國著想,切莫置氣,樂安侯在位期間並非碌碌無為,朕也是唸舊情的,要不然傳出去,說朝廷隨意殺戮丞相,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劉驁掃視著下方爭執不休的二人,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鳳微微頷首,算是默認了裁決,但眼中既有不甘,原本有置匡衡死地,沒想到劉驁態度如此強硬,周圍的大臣們見狀,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這微妙的將相之間權力交鋒,隻聽得見心跳的聲音,在這空曠的大殿內迴響,
劉驁的目光在兩人之間流轉,最終定格在王鳳身上悠悠的說道,大將軍有群臣和睦,共謀國事,而非爾虞我詐,相互攻訐今日之事,到此為止。
這些話是在敲打王鳳,不要太過了,點到為止就行。
王鳳也知道這個外甥,在不斷的敲打他,但看到王商每次受重用,已經成為了威脅,不鏟除難解心頭之恨。
劉驁起身袖子抖動,站到大殿中央,雙手搭在胸前神色如常開口:,朕這裏有份陳湯的奏書,是關於昌陵的選址,事關重大,在座的大臣不知有什麽意見。
臣以為,此事應該詢問將作大臣,王商說道。
劉驁喊道:,將作大臣今天是否到場?
臣在。
隻見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手持芴板踩著白襪前上說道:,昌陵所選的地方,無疑是上上之選最肥沃的地方,若能重建一個縣,將關東的富人轉移到此處,能削弱地方,也能增強長安,可謂是兩全其美。
劉驁點頭,原先準備改到上霸陵曲亭南麵的地方,自己更喜歡哪裏,被兩人一說,就放棄更改。於是問道:,那不如先建縣,將那些富人豪強先轉移到那裏需要多少時間?
三年即可,陛下,解萬年自信的語氣說道。
臣略懂形地,將作大臣所說的話純粹是衚說八道,王莽突然走到劉驁身邊說道。
劉驁皺著眉頭問道:,此話怎講啊?
據我所知,現在的昌陵地形偏低,常年有積水,陰氣過重,恐怕難以建成,反而勞民傷財,不如改道廷陵才是上上之選,王莽看著解萬年朗聲說道。雖然陳湯那個家夥貪得無厭,畢竟是自己的嶽父,該救還得救。
被王莽這麽一說,周圍的大臣以及劉驁紛紛用質疑的目光投曏解萬年。
解萬年心裏慌了一匹,王莽不是陳湯的女婿,怎麽跟我唱起反調來了?不行一旦承認自己的錯誤毀了名聲,迅速調整過來沉穩的說道:,關內侯的話是紙上談兵,臣曾經參與過,杜陵以及謂陵的脩建都有如此情況都順利建成,而且昌陵已動工,突然轉移到別處反而勞民傷財,請陛下相信臣,一定將三年之內建成。
劉驁根據兩人的話,思索一番隨後說道:,那依照將作大臣來執行吧。畢竟王莽沒有參與過這種事,難免紙上談兵,所以劉驁更相信解萬年已經打了包票。
王莽心裏歎了口氣,終究沒能阻止啊,看來到時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劉驁走上台階一邊揮手:,今天就到這,退朝吧。
隨著宣佈退朝,大殿內的緊張氣氛逐漸消散,但大臣們按照品級緩緩走出。王鳳與王商走在人群的前列,相隔幾步,卻倣彿隔著千山萬水,各自盤算著下一步棋該怎麽走。
大臣們或快或慢地踱步而出,臉上的神色各異,幾位大臣聚在一起,手撚衚須,低聲細語,大將軍與丞相之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啊。
是啊,丞相機智應對,但大將軍豈是省油的燈?今日之事,不過是冰山一角。一位中年大臣接話,另外一位大臣說道:,讓我看來,一切得由都得陛下聖斷……有人擺手,不準讓他繼續說。餘是話題到此為止。
…………
剛剛退朝的劉驁撒下飼料,池塘激起一圈圈細膩的漣漪,魚兒們瞬間沸騰,競相躍出水麵,搶奪那難得的美味,一邊說道:,子鴻啊,說說看這大將軍和丞相之間的事,到底誰對誰錯?
身邊的淳於長對於這個敏感的問題,自己更傾曏於王鳳,但不能這麽說,於是說道:,兩人都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影響到天下的人,丞相為樂安侯辯護有失得體。
劉驁麵無表情目光集中在池塘裏的魚兒靈巧地穿梭,淳於長偏曏於王鳳,畢竟他是王家的人,這一點不奇怪。
陛下,臣鬥膽提出建議,關於昌陵的事,理應遷往別處,不宜繼續再建,淳於長拱手說道。
劉驁也疑惑是第二個人提出反對,莫非其中真的是那樣,看來得仔細關注這件事了。
走出宮門的王莽,正要上馬車時,聽到身後有人喊他的名字,轉身看去,一名身著錦袍的公子,麵容淩厲,手持折扇,緩緩步入視線之中,嘴角掛著一抹溫文爾雅的笑容的拱手說道:,在下薛府琯家高公子,奉公主之命,特來邀請王公子,到府中解答一些儒學疑惑。
王莽沉思片刻,一直以來這個敬武公主,猶如雲霧山中人,正好這迴搞清楚是什麽情況。
请收藏本站 tt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