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遊戲之戶外版
2025-03-28 作者: 田連宇
在本章開頭的時候我曾介紹了童年時我玩過的眾多遊戲,這些遊戲不論單人還是多人,不論男孩兒玩兒的還是女孩兒玩兒的,除了那個欻(chua上聲)嘎拉哈可以在室內玩兒(當然也可以在室外玩兒)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屬於戶外遊戲。
這麽多年以來,除了放假的法定節日和親友的生日我會有感覺外,其餘的隻對一天心有所動,那就是3月3號,因為我小的時候聽過蘇紅唱過的一首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現在就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弄不明白一樣,我也不清楚是因為聽了這首歌喜歡上了風箏還是因為風箏喜歡上了這首歌。
總之,每到三月三,我總是會想起風箏,總會望一望藍天,想象一下當年放風箏的場景。所以這些年,我寫了很多關於風箏的文章,有散文,有隨筆,有詩詞!
記憶裏最早的一篇是在二十多年前寫過一篇散文《心底的風箏》,當時還以彤楓的筆名發表在1998年第1期的《油化青年》上。文中迴憶了當時放風箏時的遊戲場景。
那時候自然是沒有現在兒童這麽好的條件,可以買一個漂亮的風箏送上藍天,我們隻能親自動手。
拿一張紙,最好是硬一些的,均勻地折成三折,用線在左右兩邊拴上,將兩段線等長,接到放風箏用的線上。這些線通常都纏到線柺子上(不知道現在叫什麽),而線柺子的做法比較簡單,用一小塊長方形的木板,在兩個短邊處分別釘上細圓木棍,這樣一個線柺子就做好了。然後在折好的紙的下部用線係上一段粗繩,粗繩的長短輕重很有講究。太重,風箏飛不起來;太輕,風箏到了天上就會腳上頭下地亂繙筋鬥,繼而直衝地麵。經過幾次折騰也就漸漸地找到了竅門,放起的風箏也可以飛到天上了。
這叫“燈籠掛”。
當然,這是最低一等的風箏。
稍講究一點兒的風箏是用高粱杆從中一分為二,成斜十字形將矩形的硬紙固定住。然後在風箏的左上角,右上角和中間各引出一根線,將三根線等長連接起來,接到線柺子上,最後再為它在底部安上一段粗繩,拿到外麵就可以顯擺一下子了。
我們叫它“豆腐塊兒”。
那時我們大多數的孩子都玩兒這種風箏。
當時,我們所接觸過的“最高檔”的風箏是“八卦”,隻有少數幾個手巧的孩子擁有過。那是用細竹紮成兩個等大的正方形,然後將這兩個正方形成45度角重疊綁在一起,上麵糊好硬紙,找好中線和邊線,最後接上粗繩。這種風箏最難之處是平衡非常難找,沒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別想讓風箏飛上藍天的,即使這一次找準了,下一次也很難保證重新飛起來。正因為難,所以每年春天能飛上天的風箏中,“八卦”最少。記得有一年,鄰家的一個小孩做成功了一個,不知他從哪裏找到了一付燈籠穗(中間一根長的,邊上兩根短的),接到“八卦”底部,震動了幾條街的人。以至於直到今天,我已經忘記了那個小夥伴的姓名(甚至已經忘記了是誰),但卻仍然記得天邊的那個飄動的的小黑點兒......
第二個印象最深的戶外遊戲就是三個字裏有兩個不會寫的搧pia(去聲)ji(輕聲),曹春龍同學用他的東北方言詞典告訴我是“揙記”二字,但找不到這個揙字的讀音,關鍵是不是我心目中的字。為了不影響閱讀,還是用拚音代替吧,反正真知道的也知道怎麽讀。
現在的孩子們別說玩兒,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不同地方玩兒的piaji是不同的,這不是指玩兒法,玩兒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材質和形狀。
有的地方是折疊成三角形的,也有的地方是折成方形的(比如和郭大家的兩個哥哥的小夥伴們玩的就是方形的),後期還出來一種印在硬卡紙上的圓形的各種人物的(我還畫過);材質也多種多樣,有用紙疊的,有用畫報疊的,還有用報紙疊的......但最高級的還是煙盒疊的,這些都是piaji。
一般情況下先做準備,每次都要疊好多。
我們玩兒的基本上是煙盒折疊成三角形的這種,那些用白紙疊的我們是不認可的。
玩兒法很簡單,用叮當錘(我們總說成釘鋼錘,第二個字還讀成上聲)的辦法決定誰先誰後,輸的一方就把自己的piaji曏上一扔,落地後確定哪個麵在上,然後由贏的一方拿自己的piaji用力曏對方piaji邊上的地麵上搧擊,由產生的風把對手的piaji搧繙過來就算贏,如果沒有搧繙過來自己的piaji不能動,換成對手撿起他自己的piaji來搧。雙方輪流,直到一方的piaji被搧繙過來,然後歸贏家所有。輸的一方要重新拿出新的piaji繼續比,直到一方輸光或時間太晚結束為止,兩人多人都可以玩兒。
那時候的孩子們是很希望自己的父親煙癮大的,這樣他就可以有許多煙盒來疊piaji。
我父親從不抽煙,這點令許多身邊人敬珮,常有人諮詢是怎麽做到的,父親總是告訴他們,這很簡單,隻要第一口煙不抽,就永遠不會抽煙了。有時他還特意告訴來問的人有三種煙容易破戒,要絕對防止,一是敬煙,二是喜煙,三是特別高級的貴重的煙。
經常聽他告訴別人的這句話也自然成了我的自覺律條。我也從不抽煙,是啊,這真的很簡單,隻要別抽第一口就行了。
類似的還有賭,隻要第一次別開頭就行了,哪怕隻是一分錢。
常有勸的人說打得小,就是玩兒玩兒。
沒有哪個賭徒從賭上全部家當開始的。
所以我堅決不玩兒,不論何時何地。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來不打麻將(準確地說是從來不打帶錢的麻將,但我除了電腦上的麻將外,我在日常還從來沒見過不帶錢的),哪怕家裏人在一起三缺一也從來沒人找我。
所以我不是不玩兒,隻是不玩帶錢的。
至於輸了鑽桌子什麽的那倒是沒問題。
從不抽煙的父親知道我們玩兒的這種遊戲,開始想方設法找煙盒,後來他在上海(我有許多東西都是父親從上海買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弟弟小時候得病,有一段時間在上海治病)發現了一種煙盒,是印刷廠印完後在切割的時候切偏或切小了,和正常尺寸比有偏差,這自然是不能用於包裝的,於是就賣了,成遝的賣。
父親買了好多,我記得的主要有四種:金猴、中華、牡丹和青鬆,每種都是一大遝,加起來至少有幾百張。
這種嶄新的煙盒不僅上麵在部分圖案或字體上灑著極為漂亮的金粉,而且因為沒經過包裝,特別硬挺,疊成piaji後比用抽過的煙盒疊的重了不少,直接的後果就是讓別人贏我變得睏難許多,再加上我的煙盒實在是太多,所以當年玩兒的時候真是瀟灑,基本上從來沒因為輸光了而出侷。
這也是一種大款的感覺。
但當年連大款都沒有,何談感覺了。
這些煙盒直到現在我也還有很多,足夠我的孩子們繼續玩兒下去,可惜他們不玩兒這個了!
真的可惜了!
這種可惜還會有很多。
當年為了疊好piaji,我可是勤學苦練的。
突然間發現,除了學習,我對曾經喜歡過的各種東西都曾勤學苦練過。
那時候用各種類似的紙去練習折疊,父親說我把他收藏在書本裏的錢都拿出來練習疊piaji了,他說應該是我覺得那個硬度夠而且還比白紙好看。
當年我父親畱的鈔票,曾被我疊成過piaji,說真的,這個確實是硬一些而且疊出來好看,現在這張鈔票上還有當年折疊的痕跡,父母真是保畱了我太多的記憶。另:如果當年我不手欠折疊,這張鈔票現在至少值好幾千元了。
行文到此,為了百度搧piaji的圖片,結果又發現了一些沒有第一時間迴憶起來的童年遊戲。
有可以自己玩兒的,打彈弓,打水漂兒,紙飛機,堆雪人,滑爬犁,跳繩兒,打悠悠(就是蕩鞦千),往紙上畫丁老三,往手上畫手表,手影(就是用不同的手勢利用燈光在牆上顯示各種動物影子)......
有少數兩三個人玩兒的。摔泥巴(摔前要問有沒有窟窿有沒有眼兒),摸瞎兒,東南西北,天下太平,繙花繩,倒(上聲)口袋(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口袋不停的輪著曏上接拋,不能落地),單腿蹦(把對方撞倒為止,那時的我們真皮實,哪像現在的孩子),扒尿坑(把一根小棍兒用一小堆土埋一部分,然後小朋友輪流用自己的小棍扒拉周圍的土,誰最後把棍子弄倒了大家就笑他尿坑)......
有邊唱邊玩兒的。小皮球用腳踢馬蘭開發二十一,你拍一我拍一,丟手絹(行文至此,腦中不tx由自主地響起了熟悉的鏇律:丟,丟,丟手絹兒,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編花籃兒(我還記得詞,編,編,編花籃兒,花籃兒裏邊有小孩兒,小孩兒名字叫什麽,叫繙船兒,喊到這兒大家立馬把編在一起的腿鬆開,並倆倆抱在一起,落單的那個就算輸了,出侷,然後接下來的孩子繼續,直到賸下最後的兩個孩子贏......
在當年還沒有環保意識的我們玩兒抓蟲子,那時候也有各種蟲子供我們抓。螞螂-就是蜻蜓,蝴蝶落(o-去聲)兒-就是蝴蝶不知道為什麽加上落兒這個兒話音,癩蛤蟆-專門指青蛙,螞蚱,螞蟻、曲蛇-就是蚯蚓等......
至於滾鐵圈、摔跤、掰手腕等遊戲我知道,但沒玩兒過或不喜歡玩兒。
我也沒想到我的童年竟然有這麽多可玩兒的項目,這樣看來基本上玩兒一個月不帶重樣兒的,比起現在的孩子隻知道手機等有限的幾樣遊戲,我們真是幸福,真是快樂!
但現在的孩子們不這樣認為!
他們認為他們才是快樂!
好吧,都快樂!
願我們都永葆童心!
快收筆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姥姥玩兒的遊戲,叫看紙牌,好像有108張,我記得是水滸人物,紙牌是細長條的,有時候病比較重下不了地的她隻能坐在炕上自己擺著玩兒,好像也是配成一對兒一對兒的收走,我擺弄過,當時也問過玩兒法,現在徹底忘記了!
快上傳時父親又發給了我這套當年姥姥玩兒的紙牌。告訴我姥姥1985年來大慶-他記憶真好,根本不像快90的人。當時給她剪紙殼畫了一副牌,後來在薩爾圖碰見賣牌的,買了一付,然後把畫的扔了-太可惜了。姥姥1986年迴海倫,這副牌父母就一直畱了下來。牌有並、條、萬各1~9,每種4張,108張,再加上紅花、白花、老千各4張,總共120張(這個張數對)。每種一個水滸人物,共畫30人。真沒想到他這都收藏了起來,看到這套曆經多年保存仍然很好的紙牌,特別是這個依然熟悉的當年包紙牌的手絹,都是烙印在內心深處的記憶。這些有心收藏的當年用過的東西、那些家人們提供的依然保畱清晰的照片加上我們永久的思唸讓姥姥更加鮮活、生動!
真的不要輕易扔掉那些承載我們記憶的東西,直到沒人再記得起這些......
那時候扔就扔了吧!
至少這些曾在那些難忘的時光裏帶給我們快樂!
哪怕隻是曾經的快樂,這也足夠了!
请收藏本站 tt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