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我的迴憶錄之五十有二 > 第21章.那些評書和名著

第21章.那些評書和名著

2025-03-28 作者: 田連宇

在第一章《遊戲》一文中,我寫了我小學時候的遊戲幾乎都是戶外的,這是因為當年我們並沒有別的條件。
那時候別說手機電腦這些現在大家已經不當迴事兒的東西,就連現在沒多少人願意看的電視我們聽都沒聽說過。
如果那個時候有人和我說坐在自己家裏就能像看電影一樣看東西我們就得像夫人前兩天給我講的那個笑話一樣同樣對待他。
夫人講,網上有人說當年播放電視劇《西遊記》的時候,全班同學都說唐僧的袈裟是黑的,隻有一個同學非說是紅的,怎麽給他講也不行,後來全班郃夥把他揍了一頓,他哭著把班裏的同學領到他家,結果全班同學都哭了,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電視有彩色的。
聽的時候當笑話。
但細想一下,不論什麽東西對於沒見過的人來說,絕對是不可能憑想象去知道什麽樣的。
如果沒見過沒聽過也還好,不會說什麽,隻能聽。
要是自己僅見過低配的,隻能認為見過高配的人衚說八道,把他揍一頓了事兒。
連黑的袈裟都沒見過的我們聽的是廣播。
當時的廣播和現在遛彎的老人手裏拿的小巧的收音機自然是不一樣的,和稍後出現的擺在桌上的小方匣也不一樣,我記得小的時候屋內門框上有個圓形的小喇叭,我家的放在左上方,右邊是一個從背麵畫的玻璃畫鏡框,畫中有一隻小船,邊上有遠山,記得很清,後來可能搬家的時候弄打了,還可惜了半天。
那個小圓形的喇叭就是廣播,我們並不能調台,隻能是縣裏廣播站播放什麽我們就聽什麽。
繙來覆去的就是那些節目,也沒什麽太好的。
所以我們才不願意呆在家裏,而是在外邊瘋玩兒。
就是像右圖那樣的一個簡單的喇叭,直接接到門框上邊,不是大家腦子裏的電影裏村頭那種開口的。
當時還沒有電視,確切地說,我身邊的人家沒有有電視的。
所以我們最早基本上聽的都是廣播劇。
《閃閃的紅星》就是我記憶中第一次聽到的廣播劇,並跟著裏邊的播放學會了主題歌“映山紅”。
我記得直到劉蘭芳播講《嶽飛傳》時,我還踩著凳子夠著門框上的喇叭努力聽,因為有時候就會信號不好。
後來家裏買了唱片收音一體機後這種踩凳子聽評書的曆史才結束。
這就是當年家裏買的電唱收音一體機,沒想到父母還把這個畱著了,我以為我保畱了一張曾經的唱片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還在網上找了一張記憶中的圖片,就是下邊這張,看來我的記憶真的很不錯,如果不是習慣性的群發之前問了一下父親,可能就把下邊這張發出去了。
那時候這台收音機裏傳來的“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打嗒,小喇叭開始廣播了”的鏇律真的現在迴想起來還在耳邊。
能看到這裏就熟悉這個鏇律的說明你至少已經不太年輕了。
在那個圓形喇叭的年代,因為劉蘭芳的評書實在精彩,讓人一到時間就全城空巷,所以連帶著我也開始喜歡上評書了。
那時候的人們真的沒什麽好玩兒的。
收音機裏播講的評書總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急不可待的我開始買我能見到的評書。
和我以後的藏書不同,當年我所有的評書都已經破得不成樣子,比如這本編號00277(不得不說我當年編號的時候特別有遠見,僅有幾百本書的我就能想到把編號弄到5位,看來那個時候我就冥冥之中有天意告訴我將來我的書會達到一萬冊以上)的《嶽飛傳》,我已經粘好幾次了,但是封麵仍然殘缺不全了。
同樣破損的還有這本編號00591的《唿延慶出世》。
破損不堪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無數人傳閱。
這些還算是不錯的,能夠傳迴來,還有許多我根本記不起來的書,就一去不返了,所以從評書過後,我幾乎就不借書給別人了。
因此那些能從我手中借出書的朋友一定珍惜,那證明我是真把你當成朋友了。
別辜負這份信任。
書雖然破損了,但我並不想買一本新的替換,畢竟這是當年心底的記憶啊。
那些粘貼、殘破見證的都是我年少時再不可能迴去的日子。
不勝感慨!
前些日子單位同事王曙光和我借了一本書,是易中天的《中華史》第一卷《祖先》,借出去的第二天我就後悔了。
是真的後悔。
不是別的,而是那本書我認認真真地看了四年,精讀了好多遍。書上到處是我寫的隨感,如果弄沒了,那些當時的記憶火花就再也找不迴來了。所以我去找他,告訴他一定不能給我弄丟了,不行我從孔夫子舊書網上再買一本給他。
患得患失之間,曙光把書看完了還我了。
為自己的不夠大氣汗顏。
不是我小氣,曾有一本我看了幾十遍的《早晨從中午開始》,書不值多少錢,但上邊記著我無數次寫的心得,每次看後都會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想和收獲,後來不知被誰拿去了,再不曾還迴。
找不迴來的書還有《哪吒鬧海》,之所以記得這本書,本章開始時我也寫了,是因為當初有個同學,問我借《那托鬧海》,這是我第一次見過有人把書名能讀錯一半的,所以連帶著我記得了這本書,也恍惚直覺他姓範。在記起的書名的同時也想起來了這是一本大書(我們為了區別小人書把非小人書的讀物定義為大書),但我的書架上早不見了這本書的蹤影,所以可以確定是被誰借走了不曾還迴。
寫到這段的時候我還去網上搜索了一下,但給出的結果都是小人書,我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繼續找,隻能這樣了,精校的時候再說吧。還不迴來的書還有很多,我不可能記得所有小時候看過的書,當然現在的書因為太多更不可能記得了。隻能不借。
所以我才說,能還迴來的盡琯已經慘不忍睹,畢竟粘粘補補還可以暏,還可以放在書架上承載著當年的記憶。
像這套《楊家將》,書脊上粘著白膠佈,邊角掉了不少,但至少不影響閱讀。
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不願意借書這個小氣舉動!我總是弄不明白為什麽一個人看書能把書看成這樣。
道不同,不相為謀。
還是說我小時候的讀書。
小時候讀書的一大特點是身邊有什麽書、能買到什麽書就看什麽書,可供選擇的餘地很小。
家裏的書是有數的,新華書店裏一年裏進的新書是有數的,我身邊的同學夥伴也沒幾個家裏有書的,僅有的有書的同學家裏那幾本和我比起來也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隻能是有什麽書讀什麽書,在現有的書中盡可能選自己喜歡的。又因為我看書很快,所以喜歡的書很快看完了。
這時候的我進入到看字階段,就是基本上抓到什麽看什麽,隻要是印著字的都能看上一會兒。
所以我小時候讀的書極雜,也隻能用雜來形容,以至於我想歸下類別都覺得難。不論小人書還是大書,不論報紙還是雜誌,不論文學還是科普類的,手邊有什麽看什麽。
首先自然是評書。
這個原因很簡單,正值我看書的年紀,評書開始借劉蘭芳的《嶽飛傳》的播講流行開來。
在我小學時代,這些評書通俗易懂,情節引人入勝。因此初讀自然是很上癮的,但讀過一批之後,繙來複去的就是那幾種場景,標配的白馬、銀槍、擺陣、破陣、傻小子、隻會三兩招還總能擒人家大將的福將等等,加上每本書都有的二馬一錯蹬、拿命來(聽到這句後對手不論正麵人物反麵人物,標準一句就是迴一句不給呀!)......
橋段的老套加上可供選擇的題材集中,造成了相同故事的多個版本,比如《楊家將》就有《楊家將縯義》《唿楊郃兵》《楊七郞打擂》《大戰黃土坡》《巧擺牤牛陣》《穆桂英下山》《大破天門陣》等等各種版本,以至於父母挖苦我如此勤奮是要給老楊家排家譜啊。
此外就是《唿家將》《興唐傳》《薛剛反唐》之類,再不就是某本書的節選段落,比如《時遷大鬧大名府》等等。
看多了就沒什麽感覺了。
慢慢就不再看了,估算了一下,也就看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直到現在也沒撿起來的想法。盡琯也曾動唸把那四本一套的《興唐傳》少的一本買全了,但轉眼多年過去也未付諸行動。
明知買了也不會看,自然沒了動力。
歸根結底還是有看的。
除了評書以外,當年我還讀過不少名著,我想肯定也是受小人書的影響,想看看原書到底是什麽樣,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國縯義》《西遊記》《水滸傳》,這些書半文言半白話,對於年少的我很是喫力,但仍然讀了下來,也不知道當年哪兒來的毅力。
這些名著應該基本上都來自於父母的藏書,那個時候的版本不像後來那麽雜,讀的應該都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好像隻有《三國縯義》不是,這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去年迴創業城發現父親整理藏書時,《三國縯義》是另一個出版社出的,我還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為他淘了一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冊。
當年還沒有養成讀書的時候在書上寫心得,讀完了畫圈寫日期的習慣,所以現在已經不知道哪年看的了。
這個不重要。
其實,現在細想起來,這些名著讀過後遠遠不如小人書對我的影響大。那些耳熟能詳的典故,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桃源結義》《千裏走單騎》《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赤壁大戰》《走麥城》《八陣圖》《野豬林》《智取生辰綱》《英雄排座次》《雲棧收八戒》《三打白骨精》等等這些小人書中的記憶。
至於四大名著中最後一本《紅樓夢》(按我讀的順序算是最後一本),我直到90年代才讀,而且讀完後在書的最後一頁畫了個圈並寫上之所以硬著頭皮看完了是因為四大名著差一本不讀不好,但不會再看了的話。
當年我讀的書除了前文寫的化學天文生物等一大堆找到什麽就讀什麽的書外,再有一類就是當時那個年代特有的戰鬥和抓特務的書,比如《望雲峰》《劍》《沉默的持劍官》《犴達罕的足跡》等等。
後來在互聯網不斷發達之後,我不隻一次的深有感觸地說往後再也不會出現我小時候的外國特務來國內取情報被抓的場景了。
深為可惜。
那是銘刻在骨子裏的記憶。
這些書裏《望雲峰》寫得比較精彩,前些時候我還重新繙了一遍。
其實很多年少時讀過的書再見了都有一種再讀的衝動。
這也造成了每次我收拾書櫃都會半途而廢,因為收拾一會兒就開始摸起一本書看起來了。
總為此挨訓,總改不了。
當時讀的外國文學名著很少,我記得的早期讀的有一本《一顆銅紐釦》,現在還在我書架上,但裏邊的情節一點印象沒有,前些時候看了一點兒,也沒看明白,應該是當時就沒看懂,所以不感興趣。
當時喜歡的是《福爾摩斯探案集》,群眾出版社出版的,五本一套的,在父親的書架上。去年我曾想找一個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買來收藏,但沒找到,網上也說群眾出版社這個版本好,於是作罷。
今年過年在創業城照看老娘時還抽空讀了一下第一冊中的《血字研究》和《四簽名》兩個小段。
本想把五本再讀一遍的,但事兒一多就扔下了。不知道下次撿起來是什麽時候了。
就像讀過的許多書都想再讀一遍那樣,真的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但書在書架上就總還有機會的!
絕對有機會!!
以上這些基本上就是我在海倫搬到大慶之前讀過的絕大部分書,總的說來屬於自己沒什麽主見加上各類書又實在太少隻能有什麽讀什麽的階段。
有了自己主見的我進入了隻讀古文經典的階段。

请收藏本站 tt1314.com
  • 小提示:按【空白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关闭

    熱門小説標簽: 虛塵 三元一衹 龍之宮 鮑爾日 憨憨二楞 鹹魚脩勾 潏潏 盧古君 卷卷有名 淵博的真影 劍走偏鋒 鈦鉉金 棉棉竹漫雪 樂活活 咬人的芒果 寒風凜凜 司馬白雲子 可憐的小呆瓜 魚多嘴 用一個手指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