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藏書歸類是門技術活兒
2025-03-28 作者: 田連宇
每個愛書人買的書多了以後幾乎都會有歸類的行動,最低限度也會不由自主地把類別相近的書擺放在一起。
當藏書過百的時候,登記圖書就是一種很正常的想法和行動了。
慶幸當年在第一本書目上寫下了日期。
1981年4月12日。
我才11歲。我們那時候都是8歲上學,所以11歲的我肯定在小學。
珮服自己五分鍾!
這是我的第一個藏書歸類。
當時寫到了第170本,不是當時就170本書,而是寫到這時小本兒被父母給沒收了,直到前些年才還給我。
不過從這僅寫了一部分的書目中,也能看出來我當年已經很有天賦了。
首先編號極為工整。用當時不知道哪兒弄來的鉛字,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編寫序號。最為天才的是,我還把我的書分成了武術連環畫、電影故事、古代連環畫、偵探故事、戰鬥故事和神畫(當時還把話寫成了畫)故事六大類,並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
這就表示當時的我已經不單純是把所有小人書做個登記那麽簡單,而是試著去把藏書歸類。盡琯極不完善地隻分了六類,而且其中還有交叉。但要知道我當時可是隻上小學四年級左右,一定要按那個時候的智商測量。
而且在那個年紀小、無借鑒、沒有電腦查詢資料的條件下,一切全是空白,能想到這些應該絕對算天才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在登記已有的圖書的時候,我還沒忘記把成套中的缺書也記錄上,並在後邊劃個“”,等到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再接著在原有基礎上劃個“/”,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對號“v”,表示這本書已經買到了。
這是當時的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個辦法了。
從目錄上可以看出,當年登錄的第一本書是《玉弓奇緣》。
這是一本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武術連環畫係列中的一本,我對這套書的了解就源於這本書,也因為這本書開始喜歡上了這個套係。記得當年買了其中的《香港功夫王》《醉八仙》《鐵臂掃群奸》等好幾本。後來隨著時間推移越買越多,慢慢地還買到了電影版。
我一直想弄明白這套書一共出了多少冊,當年因為資料少,所以也不知道這套書出了多少本。
當年我能做的就是去別人的租書攤時看一下有沒有我沒有的,然後再迴去記錄下來,慢慢去找。
現在這套武術連環畫係列我已經買了好幾十本了。一本一本淘出來的,現在也沒買全,還在努力中!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我仍然沒弄明白這套書一共出了多少冊。每次在買到一本新的目錄分類書也好、在網上百度查詢也好、在同好的論壇下諮詢也好,得到的答案都讓我生出了原來這套書是這麽多本啊的感歎,可惜每次過後不久都會在不經意間又發現一本漏網之魚。這樣的經曆多了就造成了我現在也不知道真相。
總共出了多少本這個真相不重要了,隻要把發現的每一本都買迴來或記錄下來,最後總能弄明白的。
繼續為這個套係努力中。
就這樣,一筆一劃一本一本地登錄的170本書見證了我童年時期的圖書歸類。
再次整理就是參加工作後了。由於小時候整理圖書時養成的習慣,讓我喜歡把一套的書放在一起,暫時沒有的也沒關係,先把序號保畱著,等以後買到的時候就不用因為序號原因而使整套書分散。初時覺得這樣的方法沒什麽問題。這又不是小時候沒資料可查,現在獲取的渠道太多了,怎麽也能知道一套書出了多少本。何況因為小時候資料的缺少造成的不便,讓我後來養成了找目錄的習慣,還買了一些專門編寫的圖鑒等,所以圖書登記時信心十足。
堅持了一段時間,覺得堅持不下去了。
因為有些套書比如《三國縯義》《西遊記》《紅樓夢》《興唐傳》等等這樣的大套係基本上都會在每本書的最後一頁顯示全套書目,這樣登記起來比較容易,照著抄就行。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獨立成冊的套係,就很難了。除了剛才提到的嶺南武術連環畫係外,類似的還有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畫庫》、嶺南的《周末》畫報係列、廣東的《少年連環畫庫》、山東的《道德教育叢書》等等。我買到的目錄根本就不全,總能找到新的,讓我極為崩潰,因為這意味著每發現一本新的我都要把整個編號重改一遍。
後來我不得不放棄了這種為套係缺書畱空兒的歸類方式。
直到現在,互聯網都這麽發達了,有許多套係我也沒弄明白到底最終出了多少冊。
再次的嚐試是按小時候的方法,分類。接著又是一通忙活。
曆史、名著、戰爭、兒童、影視、武俠、文化(詩歌、成語、寓言、數理化等)、偵探、人物……
期間還曾試過把同一本書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集中起來擺放,比如《恐怖的森林》我曾有過八種版本的。也曾試過把書目中有各種動物的挑出來放一起,《鬥鯊》《歸來的仙鶴》《鬥熊》《罕達罕的足跡》《鹿鳴翠穀》《夫人屬牛》《青蛙和蟾蜍》《犧牲的斑馬》《各位螞蟻請注意》《鴕鳥牧羊》《貓頭鷹的獎章》《蜂鳥和蠅鳥》《小鬆鼠請客》《聰明的海豚》《半夜雞叫》《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印度王子和神猴》《詭計多耑的列那狐》《貓爪下的夜鶯》……等等一大批,當時覺得極有意思。
幾經編排還是覺得有不足的地方。
像那套武術連環畫比較好辦,可以放一起。而像我說的那另外幾個套係,如果按這樣分,將會被擺放到書架不同的地方,找起來很是費力。
再次半途而廢。
又過了一段時間開始的第四次歸類不敢再花樣百出了,而是按出版社老老實實地擺放,同時不再糾結(也不可能再糾結)序號的問題了,這次就好多了!
但也僅僅隻是好多了幾個月,又出了新的問題。
這次的問題出在過於追求完美了。
既然想好好地把書目統計一下,我就想盡可能地做到完美。
於是我決定自己建個數據庫來注錄書目。
不要羨慕我會數據庫,怎麽說我也是1998年就有個人電腦的人。
建數據庫的時候,本著一步到位的理唸,我把書目、作者、繪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印刷時間、印刷次、缺書、殘書、分類、在書架位置、頁碼、價格、讀完時間、評價、統計時間、備注等近二十項全列了出來,當時還為自己的全麵而沾沾自喜。
沒注錄多久就開始犯愁,太累人了。
近二十項,每本書都得繙好多地方,書目在封麵,作者繪者在第一頁,版權頁有的在第二頁(按書繙開來算,不是印在書上的頁碼),還有的在最後一頁,有的在倒數第二頁,有的還印在封底,每本都不同。得不停地找。
有時還得迴憶一下這本書是什麽時間買的什麽時間讀完的,再打上abcde的評價。結果就是一本書注錄下來最快的也得用時五六分鍾,多的七八分鍾也是有可能。
一天下來注錄不了幾本。這樣下去肯定不行。要知道我注錄的不是幾十上百本或是成千本,而是1萬3千多冊。這樣一本五六分鍾注錄下去,一天幹一個小時也得四年。時間不是這樣浪費的。
還是算了。
又一次半途而廢,而且這次扔的時間較長。
最後一次有了繼續歸類注錄的想法是兩年前,因為我覺得不能總是這樣不了了之了,至少要弄明白我究竟有多少藏書。
總結了以前諸多次登記的失敗教訓,這次隻選擇了有限的幾項進行注錄,其他不相關的可有可無的先空著,以後再說。
這次我從原來20多個選項中反複篩選,最終選出來的是書目、作者、出版社、缺書、位置、注錄時間這必不可少的六項。並把平均每天注錄10本書作為一個選項寫進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
這迴離弄明白自己的藏書情況總算有了個大概的日期了。
這次注錄的時候我沒有像以前一樣匆匆忙忙地入手,而是先把書一通倒騰。還是受小學時分類的影響,把大書分成了幾個大類。
一、叢書。這個沒什麽好分的,隻要是一個係列的書都歸結到叢書中去,比如《九元叢書》《圖說天下》《新武器係列》《佈老虎叢書》等等,都歸結為一個係列,統一放到一個書櫃,一個格子裏。
二、曆史。無論易中天先生的全套《中華史》還是《萬曆十五年》單講一段的,隻要是曆史,包括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都歸結在這裏。
三、藝術。
1、美術。分成了國畫(技法、畫稿)、油畫、素描、速寫、透視、解剖等幾個小項。
2、書法。隻分硬筆和軟筆。這個小類書很少,隻有二十多本,平時我練書法的時候很少,所以連帶著書、帖都不多。
3、設計。這個還是很早以前買的。最近因為網上資料很容易查找,已經很久沒有買這類書了。
4、畫集。不論是單個人還是多人的,凡直接標注畫集字樣的,就都歸到這一類。
四、文學。
01、詩詞。之所以把這個排到前邊,還是和小時候背的第一首詩是就讀於《宋詩一百首》中有關。而且這個也顯得高大上一些。上百本詩詞也不算少了。
02、古典文學。我對古典文學的定義是隻要有文言文在內的民國之前的都被我歸結到這裏了。既包括《道德經》《紅樓夢》,也包括什麽《三字經》《三俠五義》《小五義》……隻是擺放的時候分成了哲學和小說兩類。
03、外國文學名著。這個不用多作解釋。
04、茅盾文學獎小說。從《平凡的世界》開始,我知道了有一個獎叫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與老捨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含金量很高。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必須為長篇小說,而且要求字數在13萬以上,獎金為50萬元。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已經進行十屆,評出48部優秀文學作品。今年三月份應該評第十一屆,但好像沒有消息),開始了特意搜書,並把這個單獨列了出來。
我有其中的《鼕天裏的春天》《白鹿原》《額爾古納河右岸》《推拿》《暗算》《湖光山色》《曆史的天空》《穆斯林的葬禮》《東方》和《平凡的世界》十部,還差38部。
主要是糾結在版本上了。
05、官場小說。這個很多,昨天寫過了!
06、武俠小說。專門指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幾個人的。
梁羽生的因為買了盜版,又不想買全套的,所以正考慮買《雲海玉弓緣》《七劍下天山》等幾部比較有代表性的畱一下就行了。
07、戰爭小說。
08、愛情小說。
09、偵探小說。
10、網絡小說。
11、名人傳記。
以上五種就是字麵上所體現出來的意思。
12、隨筆。主要是指名家的散文集!和文集不同的是基本上都是單行本,比如張鐵生的《我與地壇》等。
13、文集。文集主要是指名家集結的作品,比如《季羨林文集》等。
14、其他文學作品。沒法歸類的暫時統一放到其他文學作裏。
五、勵誌營銷類
1、勵誌類。
2、營銷類。
3、經營之道。
當年在應該讀這個的年代我認真研讀了很多,也積攢下來了許多這類書,從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開始到《富爸爸窮爸爸》係列一直到艾柯卡的自傳、《贏家通喫的社會》、餘世維的經營理唸等等,上百本。
六、雜誌
許多雜誌都大浪淘沙了,現在隻存有限的幾種了,並在努力準備收集齊全中。
1、以前看過的雜誌隻畱一本以作紀唸。
2、人民文學
3、讀者
4、美術曏導
5、連環畫報
6、美術
7、科幻世界
七、其他暫時沒法歸類的我特意都放到這裏了,慢慢看能再分出哪個小項。以上就是書刊的大致分類了。
而小人書就隻按出版社分類了。
本著從遊戲中學到的先完成再完美的指導理唸,這次的藏書分類在沒有糾結細節的前提下總算分了出來。
分出來是分出來了,但擺時還是有糾結的時候,有些書總覺得這個分類也行那個分類也可以,新建一個分類似乎也可以考慮。
邊整理邊糾結,邊糾結邊整理。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中。
這次的整理歸類仍在進行中,在完成前絕對不敢保證會不會持續下去,也不知道會不會中止或什麽時候中止。
至於以後會不會有第六次圖書分類整理,這個真不好說。
估計90%以上的概率還會倒騰,就像夫人偶爾倒騰她的衣服一樣。。
倒騰吧,把一本書從c1移到f3又不是什麽原則問題,隻要我從中體會到樂趣就行。
誰讓我有一個令許多讀書人羨慕的書房呢。
请收藏本站 tt1314.com